建国初期马戏艺术得到长足发展

来源: 刊发时间:2017-08-20

1958年8月11日,中国杂技团马戏队正式与观众见面。当时它是国内规模较大、品种较多的马戏演出团体。他们一方面努力挖掘整理民族马戏的传统,上演了《马术》、《驯马》、《驯熊》、《驯猴羊》、《马上手技》、《舞狮子》、《晃梯》、《舞中幡》、《举刀拉弓》等民族特色浓郁的适合于马戏场演出的节目,并且创造了中国式的串场滑稽角色形象。另一方面,又积极学习国外马戏的先进技术,发展了《回旋飞人》、《空中体操》、《蹦床飞人》、《集体马术》、《驯小狗》等高空、马戏、驯兽、滑稽节目。对马戏篷、马圈、高空装置等设施,也在借鉴国外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推出国际惯用的以马圈为表演区的马戏晚会,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群众要求观看马戏的热情高涨,中国杂技团马戏队的成立并取得的成功,为全国马戏的进一步繁荣兴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直接经验。在一九五八年以后的几年中,全国不少省市,以至地、县先后建立了几十个马戏队或马戏团。其中发展较快、影响较大的如哈尔滨、上海、武汉、河北吴桥、山东聊城、沈阳、大连、长春、开封、濮阳等地的马戏团、队,马戏大篷频频升帐,马腾虎跃,生机盎然。上海市还于一九六四年专门兴建了可供现代马戏演出的全国第一座杂技场。

 在众多的马戏演出晚会中,有的偏重发展传统式的快马、大圈的民间马戏晚会,如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开封马戏团、山东杂技团马戏队、聊城东阿马戏团;也有按照国际通用的马戏形式即马圈尺寸较小,跑马速度较慢,着重表演各种技巧的马戏,如中国杂技团马戏队、上海杂技团马戏队,以及沈阳、天津、大连、安徽等团的马戏队;还有一些往往是由动物园系统组织的,专门表演驯兽的团队,称为动物驯化团。

  马戏团、队的陆续建立,使那些在旧社会被迫放弃马戏生涯的老艺人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如原环球马戏团的陈腊本、陈立本、陈森本等均成了中国杂技团马戏队的主要演员;程雅琴成了武汉杂技团马戏队的教练;原孙福有马戏团的孙吉星、张铁山、边玉明,分别在中国杂技团马戏队、上海杂技团马戏队、大连杂技团马戏队担任主要演员和教练;民间马术著名演员赵新春担任了开封杂技马戏团团长;山东民间马戏前辈“盖山东”李凤英,肩负了山东省马戏团的顾问;“草上飞”孟广连担任了聊城马戏团的顾问和领导。

  各马戏团、队还招收了马戏学员,大力培养和造就一代马戏新秀。如中国杂技团的首批马戏学员韩铁庆、齐凤林、杜淑芬、李真等,既练就一套娴熟的马上技艺,又擅长高空表演。他们演的《集体马术》、《空中飞人》、《空中体操》,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第二届学员李永臣、韩平庆、赵毛毛的《马上跟斗》都有相当高的水平。上海杂技团的刘春燕,不仅《驯狗》成绩显著,在《驯虎》中尤其表现得矫健勇敢。齐齐哈尔市马戏团赵秀华、赵红旗的《空中术》、郭淑兰的《高钢丝》,动作大胆果断,刚柔相济,在创造中国民族风格的高空节目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武汉杂技团驯狮女郎孙红英主演的《驯双狮》等驯猛兽节目,效果强烈,难度很高。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年演员,技艺高超,富于激情,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他们的表演给新生的马戏舞台增添了活力。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各个新兴的马戏团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马戏、驯兽节目,全国各地上演的“马术”和“驯马”节目就有几十个之多。

  马术,各团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开封马戏团赵新春、濮阳杂技团崔守堂等演出的民间马术,动作洗练,气势豪爽。他们能箭步窜上奔跑的骏马,表演“镫里藏身”、“朝天一炷香”(马上倒立)、“左右探海”、“左右骗马”等传统技巧,干净利落。

  赵凤岐的《关公马上劈刀》,借用群众熟悉的古代沙场骁将驰马奋战的形象,表演马上技巧。他穿着大靠,绿袍金盔,足蹬快靴,手持青龙偃月刀,跨上战马,时而手舞大刀,时而屹立于起伏的马背,表现出古代豪杰的威武勇猛。这一节目虽然由于装束的限制,不能表演马上技术的全部动作,然而这个缺憾在人物的形象上得到了补偿,因而仍然为观众所喜闻乐见,并成为齐齐哈尔市马戏团的保留节目。

  与民间马术并行的是国际型马术。这类节目是在直径13米的马圈里表演,表演马术不以速度的迅疾取胜,但是马的体力、负载优于民间马戏所用的轻型马。这就为发展技巧表演和集体马术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杂技团的《集体马术》,气势雄伟,配合默契,往往是5—7位马术演员集体登场,各自表演“马上倒立”、“镫里藏身”、“八步赶蟾”等单人动作之后,马的速度加快,演员急起直追,一一跃上马背,称为“集体跑站”。另一个动作“五人插骗”,是在骏马应鞭疾驰之中,演员一一腾骗上马,最后一名演员眼见马背已经坐满,准确果断地在腾空跃起的瞬间,窜进人墙中间,显示出骑士们勇敢、友爱的气质。

上海杂技团马戏队的马上造型,有单人站双马,马上叠罗汉等动作。

《马上手技》把中国传统的杂拌子(即手技)与马术融为一体。中国杂技团著名马戏演员陈立本在摇晃不定的奔马上作耍旗、扔球、扔火炬,以及耍弄带水杯的三角等杂耍技巧,抛、接、扔、转所用的劲儿各有不同,这全靠演员用膝部来控制和调节身体的起伏,同时还要掌握马的情绪和节奏。陈立本是一个手技功底扎实的驯兽能手,他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各界的好评。此外,他的《驯小马》和《驯马与骆驼》两个节目也各具特色。陈立本的《驯小马》,6匹小巧玲珑形体健美的四川种小马,在他的调教下,会不断变换队形,时而单排行进,时而双排并行,时而成为三行纵队,群马就地旋转,搭桥,站立,敬礼,大有唐代舞马的余韵。

  作为马戏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驯兽节目,六十年代国内各马戏团、队上演有数十个;如果加上各地动物驯化团的驯兽节目则数量更多。驯兽的种类有猴、羊、狗、熊、虎、狮、骆驼、豹、狼、猪、水牛等等。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少人一直主张我国马戏发展的方针,应是惊而不险,小型多样,注重技巧。因此,当时小型动物驯养的成绩较为显著。

 猴戏,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几乎每个马戏团都有“驯猴”节目,其内容则各具特色。中国杂技团的老艺人孙振学的《驯猴羊》,充满吴桥杂技之乡的乡土气息,先是小猴轻快地挑起水桶走钢丝,接着是胆小的山羊走钢板上花瓶,接下来是两个小猴在4把椅子重叠的椅塔上表演倒立,最后是群猴骑羊钻火圈。

 上海杂技团张铁山表演的指挥小猴骑三轮车过桥,到了桥边,小猴模仿三轮车工人跳下车来一手扶把、一手拉座子,把车拖上桥后再跳上车扬长而去,演得维妙维肖,十分令人喜爱。

“驯狗”的广泛性,仅次于“驯猴”。当时许多团体驯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小狗装扮成一批小学生上课和游戏,驯兽演员成为它们的教师,奖勤罚懒,使孩子们从驯狗中受到教育,是当时处理手法比较新颖的节目,曾获得观众的好评。

 驯化大型动物,最常见的节目是《驯熊》,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山东杂技团马戏队、上海杂技团马戏队、中国杂技团马戏队都有《驯熊》,动作有耍叉、倒立下梯、踩球过桥、木砖顶、熊投球、熊跳舞等。

 中国杂技团的驯熊演员程幼林是北方民间艺人“狗熊程”的孙子。通过三代人的摸索和积累,经验非常丰富,使《驯熊》不断练出新的动作。

 一九五八年,齐齐哈尔市马戏团蔡纯栋首先推出驯狮表演引起轰动,于是许多团也开始发展这类节目。六十年代初,齐齐哈尔、哈尔滨、上海、安徽、武汉等团,甚至一些地、县的动物驯化团,都上演过狮、虎、豹、狼等节目,有的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武汉杂技团马戏队阮永栋指挥演出的《狮虎同台》是两个狮子和一头虎同台表演钻钢圈,过独木桥,以至三只庞然大物首尾相衔,反复钻火圈,在火光闪烁之中展现出威武的雄姿。该团的驯狮女郎孙红英主演的《驯双狮》,有抱狮、卧狮、握手、蹬球、窜火圈等许多动作,也有一定特色。齐齐哈尔市马戏团范洪训第一个把驯虎搬上新中国马戏舞台,他驯练的四虎推磨、四虎把门、虎羊同餐都颇有乡土气息。哈尔滨马戏队刘兰发演出的双虎踏肩、虎过大桥、跳圈、开炮等动作,也很精彩。他们不但带着这些节目在全国巡回表演,还常常热心地为外地剧团培养驯兽演员。上海杂技团最早的驯虎演员芮保罗和刘春燕,就是赴哈尔滨学习以后,掌握驯兽技巧的。

 但是从全国来看,驯猛兽仍然缺乏安全管理经验,六十年代初,沈阳、上海等地出现过一些意外的人身伤亡事故。马戏界对驯猛兽也始终有争议。因此,在一九六四年,文化部召开杂技座谈会时,曾劝告各地不要再发展驯猛兽节目,以至以后十几年中驯猛兽节目几乎绝迹。但从总体上看,从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马戏恢复发展的重要时期,马戏团、队的组建,传统的挖掘,人才的培养,都取得了可喜的收获。